近日,与一些奶牛养殖场负责人座谈,就当前奶牛场的经营了解了一些情况,谈一点感想。

       业内同仁周知,2014年以来奶业一直在低谷运行,中国乳品消费市场出现了旺季不旺淡季延长的现象。这其中有进口乳品冲击的因素,更有经济疲软消费信心不足的原由。乳品企业有切实体会: 市场需求不足,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运行成本越来越高……企业要快速发展、做大做强真的很难。但是,绝大多数的乳品企业面临的是“发展”的问题,而当前更多的中小奶牛养殖场面临的却是“生存”问题。

       以河北奶农为例,2008年“三聚氢氨"事件后,有一批奶牛养殖者退出了这个行业,坚持下来的养牛人迈开的第一步就是"规模化养殖"。到2010年河北实现了“奶牛入区 、取消散养 、统一管理 、自动挤奶",再加上视频监控系统等措施,基本保障了生鲜乳的生产安全。2013年河北省政府出台57号文件支持乳粉业发展,拿出专项资金支持建设"乳粉用标准化奶牛养殖场",河北的奶牛养殖模式步入了"小区转牧场"的快车道,使奶牛养殖和生鲜乳质量水平得以大幅提升。应该说2008年以来河北的奶业发展方向是正确的、步伐是坚定的、成果是显著的。但是,在产业优化调整、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也伴随着生鲜乳"少抢多拒"的供需矛盾和"奶荒奶剩"的产业波动。

       在推动小区转牧场的过程中,首先采取的是奶价差异,奶牛养殖小区和标准化牧场生产的生鲜乳在未质检前的定价上每公斤就相差三四角钱。在价格杠杆的作用下,为卖奶有个好价格,占河北省奶牛养殖大多数的“奶牛小区"纷纷转型牧场。转牧场是要大投入的,首先是牛舍、卧床等硬件的改造,少的几十万,多则几百万。其次是收牛(将小区一家一户养的牛收购集中到牧场主的名下,统一管理,便于提高养殖水平)更需巨额资金。有的小区没有继续大投入的实力,在乳企奶源相对富余时便成为限收拒收的首选对象,坚持不下去只能倒奶、卖牛、退出这个行业。客观地讲,他们算是能够全身而退的了。

       有一些从奶牛小区投资改造转型的中小牧场,他们现在真的是进退两难! 为了达到乳企的牧场评级标准就必需投入大量资金改善硬件软件。政府对奶牛场的标准化改造有资金补贴政策,乳品企业对合作牛场的设备升级等方面也给予了不小的帮扶。但投入资金的大部分还是养殖场自己解决的。为解决资金缺口,这些养殖场老板真是绞尽脑汁。银行贷款本来就难,奶业形势好的时候,他们还能通过联保或乳企奶款担保的方式贷到款,一旦出现奶业形势不好,就很难从银行这些正规途径贷款了。据了解,90%以上的奶牛养殖场都有民间借贷(高利贷)行为。尤其是去年以来出现的生鲜乳限量收购政策,更使养殖场苦不堪言。

       2017年春节以来生鲜乳限收量在10%以上,而且不知还要持续多久,而那被限收的10%合格生鲜乳大都以1一2元/公斤的低价销售。现在很多中小牧场的奶价平均3元左右(正常收购与限收部分折合价)。牧场化养殖本来就投入大,养殖成本高,再赶上限收拒收,为解决资金流转难题,有的将自己的住宅房产抵押贷款,有的向亲戚朋友高息借款,有的向单位员工或村民高息借款(已涉嫌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更有甚者向社会上的放贷公司借高利贷(灵寿一奶牛养殖场老板因还不起高利贷而举家跑路),埋下了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应引起高度警惕。

       现在的中小养殖场好像处于"两头堵”的尴尬境地。一方面,产业要转型升级,出于效益考虑应加大投入提高奶产量(有乳企提出今年要将日产奶3吨以下的养殖场淘汰,明年有可能淘汰5吨以下的),但现在养殖场融资实在太难了。另一方面,现在奶源富余,限量收购,即便是找来资金,买来牛或加大投入提升单产和奶量,但乳企不给你增加奶的收购量,那不更是血本无归吗?

       现在不干了,连贷款都还不上,继续干又跟不上乳企的步伐,不知卖奶难、限量收购还要限多久…?

       很多奶农在苦苦支撑,期盼着奶业春天的到来。

       再过2个多月,奶牛养殖场又该青贮了,那又意味着他们要又为这一大笔的资金发愁啦! 也不知道会有多少牛场跨不过这道坎!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刚刚视察了河北乳企,对奶业有着谆谆嘱托;河北省与国家有关部委签署的打造"全国奶业示范省"还在落实中------

       产业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确实需要淘汰落后产能,需要付出代价,经历阵痛,但我们搞产业转型升级的目的不是为了淘汰谁、干掉谁,而应该尽可能的相互携扶,让更多的人共同升级。

       我们能不能加强产业的计划性和调控性来减缓产业的大波动? 比如配额制。

       我们能不能设立一些保护疏导机制来保障产业平稳发展? 比如奶价指数保险及行业退出补贴制度。